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央企擔當
丁焰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作為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骨干央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踐行“雙碳”目標,強化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央企擔當。
一、立足國內大循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格局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基礎,經濟循環暢通需要各產業有序鏈接、高效暢通。能源作為基礎性產業,對暢通國內大循環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必須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給,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國內經濟循環暢通。
黨的十八大以來,能源行業深入實施“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大力推動我國可再生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水電、抽水蓄能、風電和光伏領域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利用第一大國。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13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在水電方面,以白鶴灘、烏東德、溪洛渡、糯扎渡等特大型水電站建成為標志,我國水電發展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新跨越。在抽水蓄能方面,河北豐寧、廣東陽江等抽水蓄能電站陸續投產。截至2022年底,在運、在建抽水蓄能電站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基本形成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和專業化發展模式。在風電、光伏方面,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分別連續13年和8年居全球首位,風電、光伏年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甘肅酒泉、新疆哈密、河北張家口等一批千萬千瓦級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成投運,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時期,未來一個階段仍將保持對能源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必須加快構建富有韌性、堅強可靠的能源供應鏈。能源行業規模大、鏈條長、覆蓋面廣、帶動效應強,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大力推進水電、抽水蓄能、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既可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帶來的清潔能源消費需求,又可有效拓展國內投資空間,帶動規劃建設、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鏈發展,并對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優化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拉動作用顯著,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貢獻突出。

評論